掏耳朵的危害 这个动作很舒服但却伤身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掏耳朵的危害 这个动作很舒服但却伤身

掏耳朵的危害 这个动作很舒服但却伤身

2022-08-09 11:39:58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我相信大多数人对此都很熟悉。我们经常做这件事。一般耳朵痒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很舒服。但是你知道这种方式有很多隐患吗?你知道误会是什么吗?还有怎么抠耳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通常多久掏一次耳朵?

虽然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但是抠耳朵是很多人生活中常见的动作。耳勺被誉为“钥匙扣三宝之一”(别问我其他二宝是什么),还有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

但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你清除的耳垢在很多情况下起到了“健康屏障”的作用。如果去除太频繁或者方法不对,患病风险也会增加。

耳垢,一种被忽视的健康屏障,有一个好听的学名“耵聍”(音同“规劝”)。作为外耳道(耳道与鼓膜之间的通道)的分泌物,它与耳毛形成一道保护屏障,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铈能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皲裂,并有抗菌作用;同时还可以防止灰尘、飞虫等。进入外耳道。大多数情况下,耳垢可以自行排出,基本上不需要挖出来。如果经常用不卫生的器械掏耳朵,这种屏障就会被破坏,让细菌侵入耳道壁的皮肤和鼓膜,慢慢引起外耳道的感染和炎症。

由于外耳道后壁的神经分布较少,拔耳时虽然没有痛感,但可能已经对耳道造成了损伤。一旦你用挖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用力不慎容易导致外耳道损伤甚至出血,甚至严重损伤鼓膜。如果感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就容易导致听力下降。内耳受伤,甚至会造成神经性耳聋。

平时如果感觉耳朵痒,可以用手轻轻拖拽摩擦外耳廓和耳垂。没有必要经常拔出它们。如果耳垢不能自行滴下,建议去医院检查,由医生取出。

游泳、洗澡后,很多人习惯性地抠耳朵,感觉耳朵里有水。事实上,在一两个小时内,体温足以蒸发外耳道内的水分。但是有两种情况需要清理:一是耳痛,需要清除耳垢。

此时应检查耳道,确定是否存在中耳炎。第二,耳垢过多影响听力。这时候耳科医生就很容易安全卫生地取出耳垢,但一般人不会乱掏。

尤其是孩子,家长一定不要强行按住来完成掏耳朵的过程。儿童外耳道发育不完全,比成人更短更窄,更容易受到伤害。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经常剪。如果孩子经常耳朵疼,要及时去医院专科就诊,相关治疗由医生完成。

这些坏习惯正在偷走你的听力。临床上,过去出现在60岁左右的老年人身上的听力丧失症状,现在甚至开始出现在青少年身上。除了抠耳朵,下面这些坏习惯对耳朵的伤害也很大。

在公交、地铁等嘈杂处戴耳机

在嘈杂的地方戴耳机,比如公交车、地铁,人们会不自觉地调大音量。这种近距离、高分贝的噪音会导致内耳的毛细胞受损甚至死亡,而且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噪声性耳聋。

管不住坏脾气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的病例越来越多,与压力大、脾气不好有关。研究发现,愤怒、抑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的人会急躁,有的人很内向,容易陷入死胡同。长时间熬夜

临床上发现,耳鸣耳聋的年轻患者在发病前通常会有一段过度疲劳的时期。比如,很多白领患者反映耳聋前连续加班,睡眠少,感觉很累;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有过考前熬夜的经历。停留太久

这种损伤可在瞬间、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并伴有耳鸣、头晕、耳闷或有堵耳感。许多娱乐场所,如电玩城和KTV的噪音远远超过国家对噪音污染的规定,在其中呆太久会对你的听力造成伤害。

说给耳朵和你的健康建议

戴耳机,限制时间和音量

用内置耳机听CD时,应遵循“60~60~60”的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声音的60%,连续收听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用内置耳机听Mp3的人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能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

正确擤鼻涕

你不说耳朵吗?为什么是鼻子?这是因为鼻腔、喉咙、中耳和鼻窦是相通的。如果擤鼻涕太用力,鼻腔内的压力会增加,鼻子可能会跑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严重时甚至鼓膜穿孔。擤鼻涕时,一次只能捏住一个鼻孔,轻轻擤。

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经常听音乐的人要注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出现耳鸣、耳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时要警惕。建议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经常接触噪音。比如娱乐场所的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建议每年做两次听力检查。

放松心情

放松心情,学会减压也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方法。合理安排作息,尤其是尽量不要熬夜。我们的两只耳朵是孤独的。他们一辈子都见不到对方,我们只能靠主人守护。

告诉我,你能当一个呵护好耳部健康的人吗?

一般情况下不用掏耳屎,更不用每天掏了。因为正常情况下,耳垢会自动排出,当人在说话或咀嚼食物时,颞下颌关节的运动会有帮助。

耳屎往外排。

掏耳朵太频繁可能引发癌变

如果掏耳朵太频繁,棉签、挖耳勺等工具会ciji 外耳道皮肤,使皮肤变得敏感,有时会有疼痛感或奇痒感。长期严重ciji ,还可能会引起癌变。

经常掏耳朵,棉签、挖耳勺等工具可能把大块的耳屎捣碎,耳屎碎片有可能落入外耳道深部,一旦耳屎粘在了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样耳鸣,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耳朵痒怎么办

一般来说,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若你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最好控制一下,或少用些硼酸酒精,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再有掏耳朵的意识了,耳朵里面也就不会觉得痒得难受了。

若实在需要自己掏耳朵,也应做到以下两点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长期使用耳机易诱发耳聋。长期佩戴耳机即使声音不大也容易引起噪声性耳聋,当孩子长期佩戴耳机听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时,应进行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对孩子耳朵的健康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用耳

首先

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时,要佩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第二

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第三

用耳机听CD或者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

第四

洗头或者洗澡时,可用棉花塞住耳朵,避免污水流入耳道。

第五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要进行频繁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就可以了。

结语:耳朵是我们身体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部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个问题,一定要好好的对待自己的健康,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各位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耳朵的健康。

本文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