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中医养生****

2017-05-24 11:38:19 | 人围观 | 编辑:lm02

 

养生除了要在饮食方面,还可以在运动方面养生外,按摩保健养生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按摩保健养生可以把一天的疲劳都按走,这样就可以起到养生的效果。通过按摩穴位可以让我们身体的各个经络疏通,气血更加顺畅,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甚至还可以治疗一些疾病。那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

中医按摩养生小窍门

脚底

生活中泡泡脚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如果能适当按摩,效果则会更突出。脚底板有很多个关乎人体健康的穴位,多达70多个,而且还有6条经络的起止在脚上。脚部 与大脑和心脏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到平衡人体各部脏器的联系作用,因此,脚被称为人的“第二个心脏”。经常按摩脚底板,进行沐足,活跃脚底血气,多点散步或者踩鹅卵石,用温水泡脚等都有助于促进脚腿的血液循环,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有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腋窝

很多位置虽然不起眼,但对于健康来说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腋窝有着淋巴结,有着很多汗腺,同时毛细血管和神经十分丰富,由此可见,腋窝是健身抗衰老的奥秘之 处,经常按摩腋窝。虽然有些人怕痒,但是在腋窝受到ciji 后,会使人大小,同时促进了血液循环,使各个器官得到了充分的氧气与养分的交换,对于增强器官的功能有很大作用。这种“腋窝运动”对抗衰老尤其有良效,每天自我按摩腋窝3次,每次5分钟。

前胸

身体器官组织的活跃是身体健康的前提,而发挥免疫作用的位置也是如此。前胸的胸腺控制着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经常摩擦按摩前胸可以增强自 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对延缓衰老有着一定的作用。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到心窝部穴位100~200次,有着抗病防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脊柱

身体的疼痛在中医看来是气血运行不利的表现,而久坐的上班族往往逃不开这样的问题。因为脊柱是滋养着全身器官的区域,是人体督脉的行经之地,一旦脊柱受到 伤害会造成严重后果。脊柱两侧的经络又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可以激发经络的畅通,促进血气的运行,有效滋养全身器官,起到抗衰老作。

  中医养生按摩的常用穴位

俞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部位,也是按摩施术的处所。养生按摩的常用穴位,多是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扶正固本、调和脏腑等作用的俞穴。兹将养生按摩的常用穴位简介如下:

(l) 中府 在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多用于补气养阴,止咳定喘。是心肺保健之要穴。

(2) 云门 在前正中线旁开六寸,锁骨下缘处。多用于调理肺气,养阴清热,预防上呼吸道及胸、臂疾患。

(3) 列缺 两虎koujiao 叉取穴,在食指端所触及处。多用于调理肺气,疏通经络。为头颈保健之要穴。

(4) 合谷 在拇食二指之间虎口纹头上,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多用于清泻阳明,疏风镇痛,通经开窍,回阳救逆。是面部保健要穴。

(5) 曲池 屈肘取穴,在肘横纹头外端凹陷中。多用于调理肠胃,行气活血。

(6) 迎香 在鼻唇沟上端,鼻翼旁五分凹陷中。多用于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7) 地仑 口角旁开四分处,多用于清热袪风,疏经镇痛。

(8) 颊车 在下颔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咬肌隆起最高点处。多用于袪风清热,通利牙关,疏经止痛。

(9) 头维 在额角发际直上五分处.多用于袪风止痛,清头明目。

(10)天枢 在肚脐旁开二寸处。多用于调理肠胃,行气和血。是肠道保健之要穴。

(11)归来 在脐下四寸、旁开二寸处。多用于温经活血,培补冲任。是妇科盆腔保健之要穴。

(12)气冲 在脐下五寸,旁开二寸处。多用于行气活血,调补肝肾。是培元固本的保健要穴。

(13)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脊外缘一横指处凹陷中。多用于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疏经过络,镇痉止痛。是扶正袪邪、固本培元而延年益寿的保健要穴。

(14)丰隆 在外踝上八寸处。多用于袪痰降逆,通经活络。

(15)解溪 在脚腕前面之横纹正中央。多用于疏利经节,通调肠胃。

(16)公孙 在足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后一寸骨下陷中。多用于健脾利湿,通调肠胃。

(17)三阴交 在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凹陷中。多用于健脾益气,滋补肝肾,调养冲任。是妇科保健之要穴。

(18)神门 在腕掌侧横纹的尺侧凹陷中。多用于养心安神,宁志镇惊,行气和血。

(19)后溪 在小指外侧,第五掌指关节后横纹头上方,赤白肉际处。多用于散风清热,疏经活络,清心宁志,清心降火。

(20) 听宫 在耳屏前凹陷中,张口时凹陷尤其明显。多用于清火聪耳,通关开窍。是耳保健之要穴。(21)小海 在肘尖与肘内高骨之间的沟中。多用于清导心火,疏利筋节。

(22)攒竹 在眉头凹陷中。多用于疏风清热,通络明目。是眼保健之要穴。

(23)委中 在膝窝横纹中央。多用于清暑和胃,疏筋利节,是腰背保健之要穴。

(24)申脉 在外踝直下,赤白肉际凹陷中。多用于袪风散寒,疏经活络.是下肢保健之要穴。

(25)涌泉 屈足卷趾取穴,在足心前凹陷中。多用于滋阴清热,开窍醒神,回阳救脱。交通心肾,调和阴阳等.是固本培元而延年益寿的保健要穴。

(26)太溪 在内踝尖后的凹陷中。多用于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27)复溜 在内踝上二寸,胫骨后缘凹陷中。多用于培补肾气,清热利湿。

(28)气穴 在脐下三寸,旁开一寸处。多用于调补肝肾,温经散寒。是妇科保健之要穴。

(29)内关 仰掌取穴,在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多用于理气降逆,活血止疼,宁心安神,健脾和胃,疏经通络。是心肺、脾胃保健之要穴。

(30)劳宫 仰掌屈指取穴,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多用于活血开窍,清热疏风。

(31)阳池 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多用于清利三焦,疏利关节,宣肺解表,滋阴除烦,清利湿热等。是扶正袪邪之保健要穴。

(32)外关 俯掌取穴,在腕横纹上二寸,两骨之间凹陷中。多用于清利三焦,镇惊息风,疏经通络。

(33)翳风 张口取穴,在耳朵根下,耳垂后凹陷中。.多用于清热化痰,通关开窍,聪耳助听。

(34)耳门 在耳屏上缺口处前方凹陷中。多用于清热疏风,通窍聪耳。是耳保健之要穴。

(35)丝竹空 在眉毛外边凹陷中。多用于清热散风,明目。

(36)听会 张口取穴,在耳屏下缺口处之前方凹陷中。多用于清热散风,通关开窍,通窍聪耳。是耳保健之要穴。

(37)肩井 在肩膀头与大椎之间,两筋中央凹陷处。多用于理气降痰,疏经活络。

(38)环跳 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取穴。在胯骨头后上方约二寸凹陷中。多用于袪风利湿,散寒止痛,疏筋利节,通经活络。是下肢保健和腰背保健的要穴。

(39)风市 在大腿外侧正中线,膝上七寸,两筋之间。多用于袪风利湿,通络止痛,壮筋坚骨。

(40)阳陵泉 屈膝垂足取穴,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多用于清泻肝胆,疏利关节,清利湿热.是肝胆保健之要穴。

(41)阳辅 在外踝尖上四寸,腓骨前缘两筋间.多用于清泻肝胆,疏经活络。

(42)悬钟 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中.多用于清肝利胆,通经活络,补肾养髓。

(43)丘墟 在外踝前下方凹陷中.多用于清肝利胆,疏筋利节。

(44)足临泣 在足背小趾、四趾的趾缝纹头后一寸五分,小筋后骨缝中.多用于清肝利胆,疏经通络,理气止痛。

(45)太冲 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多用于疏肝理气,调经和血,镇惊息风。1

(46)章门 在第十一肋前端。多用于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理气止痛。是肝脾保健之要穴。

(47)关元 在脐下三寸处。多用于补肾培元,扶正固本,清利湿热。是胃肠、泌尿生殖系统保健之要穴。

(48)中极 在脐下四寸处。多用于补肾培元,清利湿热,缩尿固精。

(49)曲骨 在脐下五寸,耻骨联合上横纹处。多用于补肾培元,清热利湿。是盆腔与外阴保健之要穴。

(50)气海 在脐下一寸五分。多用于补肾培元,益气和血,扶正固本。是大补元气、抗衰延年之保健要穴。

(51)中脘 在脐上四寸.多用于健脾和胃,行气活血,清热导滞,是胃肠保健之要穴。

(52)膻中 在两乳之中间凹陷处。多用于宽胸理气,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养心开窍,通乳止痛。是心肺、乳腺保健之要穴。

(53)天突 在胸骨上窝正中。多用于宽胸理气,清热化痰,降气平喘,和胃止呕。

(54)承浆 在下嘴唇之下,唇沟正中凹陷处。多用于清热疏风,开窍醒神。

(55)命门 在第二腰椎下陷中,直立时与肚脐相对。多用于补肾培元,温阳益气,强腰壮脊。是培护先天、扶正固本之保健要穴。

(56)大椎 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凹陷中。多用于疏风清热,解表散寒,扶正袪邪。

(57)风府 在项后正中,枕骨粗隆下,两筋之间凹陷中.多用于清热袪风,化痰开窍,醒脑安神。

(58)兑端 在上嘴唇尖正中,赤白肉际。多用于清热利湿,镇惊安神。

(59)百会 在头顶正中,前发际与枕骨粗隆之中央。多用于清热袪风,开窍醒神,镇惊息风,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60)人中 在鼻柱下沟中央。多用于清热息风,开窍醒神。是保健急教穴之一。

(61)印堂 在两眉头之间。多用于清热疏风,清利头目。

(62)太阳 在眉尖与外眼角之间,再向外移一寸凹陷中。多用于清利头目,安神,醒脑,疏风散热止痛。是头目保健之要穴。

  中医养生按摩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力度越大越好

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按摩保健的误区,认为按摩时有疼痛感才说明达到了效果,甚至专门找手劲大、手法重的按摩师按摩,即使在按摩时出现刺痛或疼痛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也认为这是正常的。其实按摩并不是越重越好,而是需要恰当的力度。按摩手法和力度得当即可达到适度ciji 的作用,用力过大非但对治疗无意义,反而容易形成皮下瘀血和肌肉损伤,甚至还会引起骨折和内脏损伤等。

误区二:按摩时间和次数要多

按摩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而是根据机体的神经特点和经络忍耐度而进行,不要按摩时间过长。因为人体的肌体对于任何的外力ciji 都是有着一定的耐受度的,如果ciji 过度就会适得其反,容易造成关节、韧带和软组织损伤。如果是过度按摩的话还会导致神经紧张或者神经抑制,削弱了人体本身的活力以及抵抗力。按摩次数也并非越多越好也是人们存在的按摩保健的误区之一,其实神经在过量的反复ciji 下容易产生疲劳,使经络调节能力减弱,而且对身体进行过度频繁的ciji 会使其敏感度下降,肌体容易产生耐受性,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如果是作为治疗,可以每日或者隔日进行1次;如果是作为保健,则可以每周1次,或者每2~3周1次。

误区三:足底可以随意按

人的一只脚上就有60多个反射区,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肝、肾、胃、脾,以及眼睛、耳朵、鼻子等,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如果是手法、力度都适当的按摩,可以通过ciji 反射区来缓解身体对应器官的不适,但若按摩手法不当,则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健康。所以足底可以随意按这种按摩保健的误区是不可信的。

误区四:一疼就马上按摩

按摩常见的另一个误区是按摩治疗疼痛的时机问题。有些人一有疼痛马上就去按摩,认为越早按摩越能消除疼痛,其实在疼痛的急性发作期,特别是局部组织红肿明显者,尽量不要接受按摩,否则容易导致急性肌筋膜炎,加重病情,延长疼痛时间。如果不注意按摩保健的误区,反而轻会伤害皮肤、软组织,重会伤到神经、骨骼,甚至导致瘫痪或死亡。

本文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