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 10:35:14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相信连不懂中医的朋友都听说过足三里吧!足三里是保健的一大穴位。很多人喜欢艾灸足三里,以达到保健的效果。你知道足三里和长寿的关系吗?我们来看看健康长寿的相关内容。
日本祖孙三代都长寿的秘密竟是它
足三里
在日本,最长寿的宛平家三代人中,活了100多岁的有6人。他们长寿的秘诀之一是灸足三里。
艾灸足三里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临床研究证明,艾灸足三里具有良好的防病健身效果,是全身治疗和预防保健的最佳艾灸部位。
有人认为艾灸使艾草的成分进入体内,具有治疗作用。所以艾草为了让更多的艾草成分进入体内,做了很多,这是因为艾灸的原理不清楚。艾灸是用来给皮肤小烧伤的,艾草的燃烧温度对人体刚刚好。此时艾灸粒大小的艾炷能给人体带来最适度的灼伤,并ciji 穴位,有治疗作用。
“不积跬步,不可行万里路;不积小流,不成大器。”艾灸也是一样,是一个细致而持久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有效果。作者的愿望是天下所有的人一起做艾灸,预防疾病,幸福生活。
足三里的取穴方法:髌骨(膝盖的圆骨)两侧的凹陷处称为膝眼,内侧为膝内眼,外侧为膝外眼。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沿胫骨3寸处。
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可以让人长寿。这是因为艾灸足三里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延缓衰老。
以下列举一些常灸足三里穴可以治疗的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肺结核、胸膜炎。
2.循环系统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心内膜炎、心脏神经官能症、心悸、心绞痛、心源性哮喘。
3.消化系统疾病
食道狭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无力、胃痉挛、食欲不振、胃酸缺乏、胃溃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腹痛、腹泻、便秘、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胰腺炎、腹膜炎、腹水、腹胀。
4.泌尿系统疾病
肾炎、水肿、肾硬化和肾结核。
5.代谢性疾病
贫血、甲状腺肥大、糖尿病、脚气病。
6.运动系统疾病
关节炎、肩周炎、风湿病、腱鞘炎。
7.神经系统疾病
脑出血、痴呆、偏瘫、语言障碍、脑缺血、癫痫、脊椎炎、震颤麻痹、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癔症、头痛、头重、肩痛、头晕、失眠、口眼?斜视,坐骨神经痛,打嗝,三叉神经痛。
8.外科系统疾病
中暑、中暑、冻伤、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痔疮、湿疹、红斑性肢痛。
9.妇科疾病
白带过多、子宫后缩、不孕、性冷淡、冷感、更年期综合症、不良妊娠、胎位异常、乳汁不足。
10.眼科疾病
结膜炎、沙眼(传染性慢性结膜炎)、干眼症、角膜实质、鼻泪管阻塞、泪道瘘、虹膜炎、白内障、慢性视神经炎、中央视网膜炎、弱视、老视。
11.耳鼻喉科疾病
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流鼻血)、嗅觉丧失、咽喉炎、急性喉炎、牙痛、牙龈炎和牙槽脓溢。
艾灸足三里,中年人保健的好选择
足三里,中医名词,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身健体的大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中医说30岁以后的人艾灸保健很有帮助。中医说,如果艾灸没有灸足三里,那么艾灸保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今天,我将介绍艾灸的好处
艾灸足三里自古以来就是保健的重要穴位。名医孙思邈说:“欲安之,三里不为。”。这说明古人用艾灸足三里治病养生,但古代用的是疤痕灸,现在用的是温灸。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关节点,位于膝下三寸,外筋之间。抬起脚去拿。即小腿前外侧,即小腿鼻点下3寸处,离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足三里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艾灸足三里除了保健还能治病。艾灸足三里可以治什么病?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针灸神书》中是这样写的:“治胃寒、腹胀、胃气不足、胃臭、腹痛、消化不良,治此穴诸症,兼治食积、水汽、毒癖、肢肿、膝痛、视物模糊、五劳七伤、胸中瘀血、乳痈。”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足三里是滋补强壮的穴位。针刺此穴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痛、腹泻、高血压、贫血、虚弱、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等。
艾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管你是什么年龄。
,都应该重视,尤其是对于30岁以上的中年人。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足三里穴可补气,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常年坚持,必获殊益。女性艾灸足三里面色红润,常保年轻。男人艾灸足三里,筋骨强壮,精力充沛。老人艾灸足三里,不爱生病,健康长寿。
艾灸关元、气海补阳气
艾灸是针灸的一部份,针灸都是以中医的穴位经络学说为基础,艾灸也不例外。有些人在施灸时完全不懂经络穴位,纯粹是哪里不舒服灸哪里。其实,中医专家指出,这样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对于某些急性的或病程短、应急等疾病疗效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慢性病、久病,只懂得哪里疼痛就灸哪里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用艾灸来补阳气,最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关元穴和气海穴。这两个穴位都位于腹部,肚脐往下四个手指并拢的距离,就是关元穴。关元和肚脐之间正好一半的地方就是气海穴。这两个穴位如果温灸,温阳的作用非常好。
施灸距离以皮肤感觉为准,最佳时间无定式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施灸时艾条要和穴位或皮肤保持多远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力道不足,不能发挥艾灸的功效,太近了容易灼伤皮肤。艾灸时最佳距离为以人的皮肤感觉为准。
艾条在刚点着的时候温度不高,这时可以稍微近一些,让艾条和皮肤保持1到2厘米的距离。随着艾条燃烧的逐渐充分和温度的升高,距离就要稍微远一点,保持2到3厘米的距离。这样才能使效果达到最佳。
艾灸的时间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医讲究对症下药,因此每个人艾灸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在日常保健时施灸的时间没有定式。有的人经络敏感,稍微灸一会就全身都热起来,有的经络不敏感时间就要稍稍延长一些。灸多少时间要以局部皮肤的变化为准。如果发现皮肤慢慢变红,出现红晕了,那就可以停止了。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长寿艾灸的相关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其实想要长寿很简单,大家平时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于长寿一定会很有帮助。
本文标签: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