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8 05:06:16 | 人围观 | 编辑:wyc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今天主要讲解一下教学策略的特征、和几种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教学策略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掌握特定的教学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操作性。任何教学策略都是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而制定的,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技术和实施程序,它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
3.整体综合性。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
4.调控性。由于教学活动元认知过程的参与,教育策略具有调控的特性
5.灵活性。教学策略不是“万金油”式的“教学处方”,不存在一个能包揽一切的大而全的教学策略
6.层次性。教学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教学层次就有不同的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
方法,也就有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题
1.小王老师在听了老教师的课后,在自己的课堂上完全模仿了老教师的教学策略,但未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这说明教学策略具有
A可操作性 B综合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
1.【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情景中小王完全模仿老教师的教学策略也未收到相同的效果,因为教学策略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也要考虑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环境的不同,具有灵活性
【知识点】教育学——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复杂度等级】★★
二、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一)讲述策略
1.讲述的含义讲述行为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
2.讲述的一般程序步骤
一般来说,讲述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介绍讲述纲要。在讲述一章一节或一课时,用很短的时间介绍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概念,并略加说明
第二阶段:详述内容。讲述的内容要尽可能地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发生联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第三阶段:综述要点。教师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或结论再次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形成对本单元的完整印象
二)对话的策略
提问行为由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四个环节组成,现对教师的课堂问答策略提出如建议
①发问策略 问题要清晰,措辞要精练、具体明了,一次只提一个问题,是保证问题清晰的最基本要求
②候答策略 教师发问之后,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具体情境,等候 秒钟,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答案的时间。如果在教师叫答后,学生没有说话,教师也应等待,学生给出实质性回答
③叫答策略 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是叫答的基本原则
④理答策略 学生回答不同,教师的理答策略也要有所不同。对于学生迅速而坚定的正确回答,要表示肯定,必要时给予表扬,或对正确回答作进一步解释,或追问一个问题
三)指导策略
具体来说,活动指导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这一功能主要通过设计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来实现。第二,提供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活动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信息条件和人力条件等
初中物理规律课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初中是学生开始接受物理知识教育的启蒙阶段,教材中介绍的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作为启蒙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①。教育实践表明:能力的培养既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物理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仅以初中物理规律课为例,谈一点初浅看法
一、科学方法的教育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需要
⒈探索物理规律离不开科学方法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事物客观规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条规律的发现,都记载着人类科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探索的史实
人类从知道用钻木取火到认识"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一规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人类观察和研究了大量的摩擦生热现象,经历了热质说和热运动两种观点的对话,出现了用卡和焦耳分别描述热量和功的不同单位,当焦耳以一系列科学实验测出热功当量之后,人们对热现象的本质才有了清楚的认识。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乃至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确立都依赖于科学的实验。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知识。实验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力学知识方面,从建立力的初步概念到总结出惯性定律,有多位科学家的贡献。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仅为惯性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创了一个物理学的典型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因素, 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入地揭示现象的本质的方法。它也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电磁学方面,从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以后,揭开了电与磁相 互联系的新的一页。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又在思考磁能否生电呢?这种逆向思维方法使科学家们在探索由磁生电的途径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电磁感 应规律。也可以说,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逆向思维方法指导人们实
践探索的结果
在物理学的各个分支领域中的规律,也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谱写着科学方法的光辉篇章,物理学史也是一部科学方法史。从物理规律的确立与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来看,知识和方法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科学方法,就没有科学实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只能积累一些经验事实,而得不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也就不会有今天丰富的物理知识
⒉物理教学过程也是科学方法的教育过程
知识是在一定方法上形成的,而一定的方法又是知识的产物②。知识和方法这种紧密的联系为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科学方法的教育是物理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方法的教育是物理教学的需要。实践中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
⑴结合知识的教学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中既不能离开知识去讲方法,也不能只讲知识不讲方法。离开知识讲方法就会使方法显得抽象,过于理性化,学生难以学到;只讲知识不讲方法,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来源缺乏认识基础,元认知能力得不到提高,对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也学不好物理。将科学方法的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过程之中,既能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学到科学方法,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平面镜》这节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我们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玻璃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比较物、像的大小;再将另一只等大的蜡烛放于玻璃后,使它与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重合,再次比较物像的大小;通过标出玻璃以及玻璃前后蜡烛的位置,测出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的距离,连接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成直线,测出该直线与玻璃面夹角关系;改变蜡烛到玻璃间的距离重做上述实验,从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种通过实验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的做法,既使学生学到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由实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我们先按教材的思路分别研究了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说明这种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复杂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同时也指明这种根据有限的事实概括出的结论的方法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它是否正确还必须再由实验加以检验。接着我们又做了同时改变电压和电阻再测电流的实验,验证以上结论。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欧姆定律》的教学,既使学生学到了关于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有关知识,同时也学习了研究复杂问题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注意发挥教学内容中科学方法教育因素的作用,做到方法教育和知识教学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⑵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结合物理规律教学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同样也应遵循这一原则。物理知识中联系到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较多,物理知识有它的层次性,科学方法也有它的层次性。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我们不能把物理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方法都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而应该根据教学时限、学生理解能力的层次、学生能力发展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地选取方法教育的内容。使方法教育的内容既能与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又能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方法的学习中学有所获
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从定律建立所涉及到的方法来看,应介绍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方法。但限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还是应根据教材的思路,进行真实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不同摩擦对小车运动距离的影响,再分析阻力越小的情况,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至于理想实验的方法还是在高中再学习为宜
再如:焦耳定律的建立是在大量的定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然而在初中焦耳定律教学中则不便于用实验定量研究的方法。一方面是缺乏简便可行的定量研究的仪器;另一方面实验需要处理的数据较为复杂,涉及的变量较多,而且还有平方项。学生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还不能达到这个层次。教学中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来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有关因素之后,再介绍焦耳定律, 最后再说明:考虑在电流做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情况下,用电功的计算公式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导出焦耳定律, 以勾通物理规律的相互联系。这种在定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它既避开了教学中因定量研究缺乏精良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分析处理数据的复杂过程,同时也不违背学习物理规律的认知规律。它一方面为学生理解焦耳定律提供了感性材料的支持,适应学生学习的心理水平;另一方面使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习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二、科学方法的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九十年代初,在一项公众科学素养的对比测试调查中,我国公众在了解科学术语方面与美国相差无几,但在了解科学方法方面却相差甚远。我国公众具有科学素养人数的比例为千分之三,是美国的1/23 ③。这种较大的差距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急不可待。然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离不开教育。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不仅是知识教学的需要,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由于物理学科知识层次的特殊性,物理学科中所涉及的科学方法较多,有物理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哲学方法等,使得物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物理规律课教学在这方面尤其具有代表性。结合物理规律课教学对学生进行这些科学方法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物理规律是一些最基本的规律。虽然它对学生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起的作用较小,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些规律时所学的科学方法,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些科学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怎样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利于他们将来去分析和研究新的问题,去发现新的知识。可见科学方的教育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由于初中学段又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该学段教育面的广泛性,为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开始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科学方法的教育因素,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水平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做到方法教育与知识教学有机的结合,必将使物理学科教学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回答如下:华东师大版和北师大版的七年级教科书在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有一些区别。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区别
1. 教材内容:华东师大版的七年级教科书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北师大版的七年级教科书则更加注重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课程设置:华东师大版的七年级教科书课程设置比较全面,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而北师大版的七年级教科书则只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3. 教学方法:华东师大版的七年级教科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北师大版的七年级教科书则比较注重讲授式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组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两个版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具体情况还需结合教材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回答如下:华东师大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区别如下
1. 编写者不同:华东师大版由华东师范大学编写,而北师大版由北京师范大学编写
2. 教材风格不同:华东师大版更加注重实际运用和实践操作,而北师大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
3. 教材内容不同:两个版本中的章节内容以及教学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北师大版在初中数学中加入了几何与代数的统一思想,而华东师大版则更加注重数学思想的启发和应用
4. 教学方法不同:华东师大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而北师大版更加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一、“七环节有效课堂”的七个核心概念 1.自主学习;2.团队学习;3.“做中学”;4.“教别人”(学生教学生);5.三互动:组内互动、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6.一用三动: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流);7.五到:眼到动眼看、耳到动耳听、心到动脑想、口到动口说、手到动手写
二、“七环节有效课堂”的“一一二二三四五”七种理念
一是坚持贯彻一个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是采用一种主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二是力求改变二种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
二是达到二个主要目标:构建“自主互动、轻负高效”的课堂;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努力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学生百分之百的参与(课堂教学中,百分之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是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百分之百的关注(课堂教学中,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受到老师的关注,这是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百分之百的达标(课堂教学中,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保证
四是努力落实四项训练: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是努力实现五还给:一要还给学生“时间”(要求每节课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逐渐向三分之二过渡,压缩课堂上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所占用的时间);二要还给学生“空间”;三要还给学生“工具”;四要还给学生“提问权”(让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五要还给学生 “评议权”(包括自评与评他、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
三、“七环节有效课堂”的理论基础——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缅因州的**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介绍”,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七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学习金字塔政理论的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一是由学习金字塔的内容可以看出: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因此,教师要学会调整甚至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努力转变学习方法,要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要多种器官综合使用,要耳、眼、脑、口、手并用。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更使学生们真正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二是作为教师应进一步研究并更好掌握“学习金字塔理论”,自觉的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七环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策略
七环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教学流程为:情景导入→目标示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总结反思→达标检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应充满**,面带微笑走上讲台,准备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精心创设情景,用最简洁的语言,迅速带领学生进入学科殿堂
2.情景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有问题情境法等
二)目标示导(提出问题
1.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是一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2.教师要将新课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内在逻辑关系,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问题与问题间要层层递进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针对学习目标和教师预设的一些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查各种工具书等
四)合作探究
1.组内互动:小组长负责组织。第一步: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第二步: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解决。第三步: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介绍予以解决。第四步:通过介绍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小组长或指定一名同学提出
2.组间互动。学生或教师负责组织。对于组内互动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组间互动来完成。第一步: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给予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第二步:对各组解答或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
3.展示交流。学生在探究教师所给“展示”问题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和准备,并指派一名代表“登台”讲解或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发表意见
4.师生互动。由教师负责组织。第一步: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互动、组间互动环节,学生没有提出但又是非常有必要的问题由教师提出。第二步:教师引领全体同学思考、介绍、回答这些问题。第三步: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予以总结、提炼、升华
五)精讲点拨(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1.精讲: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交流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
2.点拨: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介绍,在学生相互介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教师可让学生做“老师”,实现“兵教兵”,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
六)检测评价
针对本课学习目标,测试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检测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查找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可以有能力迁移测试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无论是课堂上教师出示检测题,还是由学生出题,互相测评,都要考虑到测试题的层次性,使测试题呈现出一定的梯度。
本文标签: 教学层次性的解释 课堂教学有哪些特点 教学层次性的解释 课堂教学有哪些特征 教学过程的层次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