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区别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区别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区别

2023-04-05 13:23:01 | 人围观 | 编辑:wyc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区别,【拼音】:鄂伦春族

【外语】:鄂伦春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鄂伦春族”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清初文献记载。《清太祖实录》第51卷第一次提到“奥顿”是在一篇报道中;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的诏书中称之为“俄罗春”。此后,他们被称为鄂伦春族。鄂伦春族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用驯鹿的人,一个是山上的人。这个姓氏的由来与他们长期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鄂伦春族人口为4,132人(1982年)。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省接壤的大小兴安岭,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布特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这种分布特征是17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的。鄂伦春族过去狩猎分布区域很广,包括外兴安岭南麓、乌苏里江以东、西至什勒卡河、东至库页岛。17世纪中叶,俄罗斯殖民者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迫使鄂伦春族南迁,集中在大小兴安岭。但在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直到不平等的《中俄吉辉条约》与《京约》签订,他们仍在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狩猎,还参加清政府定期的边境巡逻等活动。只是到了19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鄂伦春族失去了占领区的广大狩猎场。鄂伦春族使用鄂伦春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族分支。没有国语,一般用汉语。

清廷建立统治

清廷对鄂伦春族的统治屡变。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廷将鄂伦春族分为莫令阿和雅法罕两部分,分别归布塔的衙门管辖。“秣陵鄂伦春族”意为骑鄂伦春族,编入八旗组织南征北战。“雅法罕鄂伦春族”即徒步鄂伦春族,指失去了驯鹿,尚未得到马匹,仍在狩猎的鄂伦春族人。他们分五路,分别是库马尔、比拉勒、阿里、多布库尔、托合,路下有八名助理,每名助理由一名鄂伦春族人带领。清廷每年都派“安达”进山收贡貂。光绪八年(1882年),清廷废除布撒主衙门,设立兴安城主衙门,掌管第五号鄂伦春族。光绪十九年,兴安城主衙门撤销,原有5路合并为4路,助理16人(阿里、多布库尔合并,其余不变),隶属黑龙江、莫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副衙门。

军阀统治时期,只废除了八旗组织的内容,4路16辅的组织基本不变。管辖系统中,3路归黑龙江省监察厅管辖,1路归海拉尔蒙古衙门管辖。“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名义上把鄂伦春族分别划归伪黑龙江省和兴安北省管辖。

反帝反封建斗争

鄂伦春族在历史上以勇猛善战著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和当地的兄弟们进行了不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7世纪中叶,俄罗斯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各地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等民族英勇抗击入侵者,“大量杀死罗察(俄罗斯入侵者)”,文献记载时间为0755年至79000年。1900年,俄国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入侵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爱辉军民进行了著名的爱辉抗战,鄂伦春族骑兵在战斗中奋勇冲锋,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吓退了敌兵。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儿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鄂伦春族人民也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和剥削。清官任意对待正在操练的鄂伦春族士兵,士兵组织baodong ,迫使清官认为“极其令人担忧”,不得不解散军营,让鄂伦春族士兵回家。1894年,清统治者不得不下令废除朝贡马腾制度,原因是清廷征收朝贡马腾,安达趁机随意勒索钱财,鄂伦春族士兵和居民造反。1923年,奸商勾结军阀、官员和戴,随意拿走鄂伦春族居民的马、枪、猎物,甚至妻子、女儿,加以谋杀。鄂伦春族揭竿而起,要求血债,迫使商会克扣猎户所欠债务,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社会经济学

17世纪中期,鄂伦春族的社会发展还处于名为五里棱的宗法家庭公社阶段。当时虽然宗族组织依然存在,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已经不再是宗族,而是“五里棱”。每一个“五里冷”都包括一些同一个祖先几代子孙的小家庭。五里楞的家族首领叫塔坦达,内部生产资料是公有的,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生活。17世纪中叶以后,清廷对鄂伦春族的管辖更加严格,鄂伦春族与满汉民族的经济交流也有所发展。铁制工具和** 的输入,以及狩猎产品与农牧手工业交换的发展,逐渐引起鄂伦春族社会内部的一系列变化。除了狩猎场、森林、河流之外,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已经由公有制演变为私有制,劳动组织和分配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原本孕育于五里楞的个体家族的崛起,五里楞终于从一个血缘组织演变为一个地缘组织,氏族制度走到了尽头。一夫一妻制家庭逐渐变成了

社会经济学

的基本单位。到1945年8月解放时,鄂伦春族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邻近公社。

鄂伦春族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实行严格的外婚制(见外婚制),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员大多关系密切。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没有过分的不同,只有财产继承权一般属于男性。一个家庭两代人住在一起比较多。如果人口过多,往往是大儿子婚后在父母住处附近另立“神仙柱”。原来“神仙柱”里不允许女人生孩子。他们要在远处设立产房,不允许男性进去靠近。他们直到满月后才回家。以前人死后一般都是天葬(也就是风葬)。

鄂伦春族善歌善舞,曲调音阶以五声音阶为主。曲调结构一般是单段分段歌曲,歌词是即兴创作,随编随唱。舞蹈内容多与狩猎和采集有关。乐器包括“朋友奴役”(铁口琴)和“吐温文”(铃鼓)。鹿哨和鹿哨都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有许多代代相传的民间神话传说。

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信奉万物有灵论。对熊的崇拜是图腾崇拜的遗迹(见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盛行。

鄂伦春的新生活

虽然鄂伦春族在历史发展中有许多优良传统,但由于长期的民族压迫,特别是日本侵略者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鄂伦春族人口锐减。1945年8月解放前夕,鄂伦春族仅剩1000人,处境凄惨。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鄂伦春族人民建立了中国*** 领导的人民政权,并于1951年10月1日建立了鄂伦春自治旗和几个民族乡。国家对鄂伦春族给予特殊照顾,拨出大量资金,1953年开始修建新房,逐步实现定居。如今在绿树成荫的新村,整齐明亮的大瓦房、学校、商店取代了陈旧的“神仙柱”,一个灯火通明的新城出现在兴安岭上。打猎用的土枪已经换成** 和半自动** 了。鹿、猪、牛、养蜂场相继建成。每年为国家提供成千上万的鹿茸。农田耕作中使用了多种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以前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现在公路修了,汽车通了,铁路也通往鄂伦春的一些新城镇。以前没有文字的鄂伦春族,现在普及了中等教育,很多年轻人上了大学。有了电影队、文艺队、俱乐部、电台,这个民族丰富的民间歌舞被搬上了舞台和银幕。旧社会的鄂伦春族地区,没有医疗和药品,天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患妇科病的妇女占总人口的80%以上。如今,乡有卫生院,大队有卫生所,村有卫生员,天花、伤寒等传染病消失了,人口增加了一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鄂伦春族人民生产发展迅速,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显著改善。他们不仅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副业生产,还肩负着护林防火的重任,维护了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安全,为保证国家建设源源不断的木材出口做出了贡献。

参考书目

《清实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3。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有哪些异同?】

这两个民族在活动区域、信仰、习俗甚至民族名称的含义上都很相似,基本相同。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一个狩猎民族,所以他们的衣、食、住、行、歌、舞都表现出狩猎民族的特点。

他们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区,使用鄂伦春族语言,属于阿尔泰-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族分支,没有文字。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包括口头创作、音乐、舞蹈和造型艺术。

鄂温克族(俄语:,原名通古斯卡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亚、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在蒙古有少量分布。鄂温克族是鄂温克族的民族主张,意为“住在山里的人”。

鄂温克族语言文化独特,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北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鄂温克族人使用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蒙古语多为鄂温克族牧民使用,汉语则为农民广泛使用。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区别

鄂温克族是从游牧发展到定居,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民族。他们的传统文化极其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是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

以上就是与鄂伦春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区别相关内容的分享。看完鄂伦春族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签: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是一个民族吗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与蒙古族有关系吗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区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