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16:39:12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在当今社会,心脏是最易受影响和最容易出问题的器官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数达到54万至4万,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总人口。心脏是我们身体中最繁忙的器官,需要我们细心呵护。否则一旦心脏出现问题,往往会很麻烦。那么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心呢?下面两个美妆网教你用好自己内心的营养“守护神”。
1号守护神:欧米伽3脂肪酸
藏身之处:三文鱼、沙丁鱼、核桃等欧米伽3脂肪酸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全身炎症反应和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每周食用1至2次约2克来自鱼类的omega 3脂肪酸,可使心脏性猝死的风险降低36%,死亡的可能性降低17%。除了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核桃、亚麻籽、紫苏籽以及从中提取的油也是omega 3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2号守护神:镁
藏身之处:镁,如粗粮、坚果,有助于降低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脏的弹性,预防中风和心脏病。镁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研究表明,饮食中充足的镁供应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缺镁,压力也会消耗人体内储存的镁,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补充。镁多见于小米、红豆等粗粮,松子、核桃等坚果,菠菜、油菜等绿叶蔬菜。
3号守护神:维生素D
藏身之处:蘑菇、鸡蛋等维生素D不仅对骨骼健康有好处,对心脏健康也有好处。研究表明,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40%,死于心脏病的概率会高于81%。食物中维生素D的来源并不丰富,只有鱼类(尤其是鱼肝)、蘑菇、动物内脏、全脂牛奶、鸡蛋等少数来源。然而,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这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4号守护神:锌
藏身之处:种子、贝类等锌能帮助人体制造抗炎细胞因子。像欧米伽3脂肪酸一样,可以帮助预防人体炎症的发生。同时,锌也被证明对动脉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改善心脏功能。锌主要来源于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贝类、虾蟹、内脏、肉类、鱼类等。在种子中,芝麻、葵花籽、松子等。也具有高锌含量。
5号守护神:维生素C
藏身之处:猕猴桃、青椒等新鲜果蔬中的维生素C是一种强抗氧化剂。研究发现,它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的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的水平。饮食中摄入大量维生素C的人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会更低。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其中柑橘类水果和番茄是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青椒、菠菜、猕猴桃和鲜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丰富。
6号守护神:维生素E
藏身之处:坚果、种子等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与维生素C一样,它还可以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各种坚果和种子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水果中的牛油果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常吃。
7号守护神:大蒜素
藏身之处:大蒜素有助于舒张血管,改善血流,从而对血压和心脏健康起到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大蒜中含有蒜氨酸、蒜氨酸酶等有效物质,捣碎后会相互接触,从而形成具有保健功能的大蒜素。因此,大蒜最好捣碎成泥,放置10~15分钟后再食用。大蒜素的吸收效果较好,但烹调获得的大蒜素量很少。
8号守护神:番茄红素
藏身之处:番茄、西瓜等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已被证明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研究表明,人体脂肪组织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心肌梗死的风险越低。番茄红素还能增加动脉弹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动脉硬化。番茄红素一般存在于红色食物中,如西红柿和西瓜。
保护心脏的10个建议
1.警惕压力过大的几种症状。当一个人感到压力时,身体会释放减压物质。
,所以一般的压力对身体不会造成大伤害。但是当压力过大或长期侵扰身心时,心脏就会被“压”出毛病。如坐立不安、容易流泪、对日常的琐事力不从心、比平常更加犹豫不决、食欲大减、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受到干扰等。别把这些症状不当回事,要及时采取行动为身体减压。2、学会最佳的放松技巧。平躺,双臂轻松地置于两侧,深呼吸几次。接着收紧脚趾头部位的肌肉,数三下,然后放松。按照该方法放松身体的每一组肌肉群,整个过程均要保持深呼吸。锻炼完毕后,深呼吸放松,然后慢慢起身。
3、多吃复杂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碳水化合物富含淀粉和纤维,到达体内后可以缓慢释放能量。全麦食品、谷类食品、糙米、燕麦片、荞麦和土豆都属于复杂碳水化合物。
4、别忽视自己的腹部不适。当心肌疲劳、受损、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时,心脏无法获取充足的血液。此时,一些人不会表现出胸闷、胸痛的典型症状,仅出现腹痛、消化不良、腹胀,特别是年轻人,应当注意。
5、抑郁情绪必须“消化”掉。抑郁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如果你的心脏不好,那就更要小心了。统计数字表明,1/4的病人在心脏病发作后会出现抑郁情绪。这样反而对他们的康复不利。所以心脏病人患了抑郁症,应尽快寻求心理帮助。
6、运动比减肥更重要。经常锻炼的人,心血管发病率较低。如果“沙发土豆”每周抽3次时间跑上3200—4800米,就算不能减肥,患病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7、心脏有问题也要锻炼。有心脏问题的患者绝对不是运动的“绝缘体”,心脏会从运动中获益。你所要做的只是寻求专家建议,挑选适合的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
8、考虑服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近年来心脏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它可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能将危害较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20%—60%。此外,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小,能极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9、最好别喝酒。虽然适度的酒精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一般人很难把握酒量。酒精能直接损伤心肌,令心房扩大、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造成房颤。
10、心脏检查不能忽视。如果你的年龄超过20岁,没有冠心病或糖尿病,则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的指标: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一般而言,总胆固醇水平低于5毫摩尔/升比较理想,5—6处于临界状态,存在一定风险。如果超过6,那么你就要采取降脂措施了。
本文标签: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