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的十个错误说法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献血的十个错误说法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献血的十个错误说法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2022-07-07 17:29:50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无偿将自己的血液捐献给社会福利事业。为了鼓励这种公益行为,国家也制定了很多政策来奖励志愿者和他们的家庭。但在社会上,“无偿献血”这种公益行为是有争议的,尤其是献血对个人的巨大危害,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降低免疫力,引起贫血,感染疾病。真相是什么?让我们和Liangmei.com一起来看看吧!

献血的十个错误说法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要空腹,献血也一样

真相:不,空腹很危险。

解释:献血和医院做的生化检查不一样,不需要空腹。相反,如果空腹献血者葡萄糖含量低。很可能引起头晕、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为保证献血者在献血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避免因大量补充而出现血浆脂肪含量过高的现象,献血者可在献血前一天保持清淡饮食,睡眠充足。

2、献血可能感染疾病

真相:“一人一枪”是安全的。

说明:有些人不愿意献血的一个原因是害怕感染。事实上,目前采供血机构使用的采血针、血袋、耗材等都是经过国家质量检疫、严格消毒灭菌的一次性合格产品。严格执行“一人一针”,采血后销毁针头,集中进行耗材无害化处理。所以在正规血站献血是安全的,绝对不会传染疾病。

3、献血会引起贫血

真相:人体会自我补充。

说明:人体血液具有再生功能。少量献血时,经过身体的自我调节,缺失的血细胞很快就会得到补充,不会引起贫血。

献血的十个错误说法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4、献血后补身体会引起肥胖

真相:除非你吃得太多

解释:因为肥胖除了一些病理和遗传因素外,可以说主要是由于对事物的吸收和消耗不平衡造成的。人体血液循环所需的血液量是固定的。一个人一次献血量少,然后在短时间内更新补充少量血液。如此少量的增减,与人体的胖瘦变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担心献血后发胖的人,要彻底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5、献血可能影响生育

真相:献血和生殖系统关系不大。

解释:其实担心献血会影响生殖功能是没有依据的。一个人的生育能力取决于人体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取决于受精卵生长发育的条件,而与献血没有直接关系。

6、献血是“伤元气”

真相:献血不会造成气血不足。

解释:血液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在吸收旧的,吸收新的;但人体的调节功能很快补充了流失的血液。所以献血后绝对不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

献血的十个错误说法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7、献血会使人上瘾

真相:纯属扯淡!

解释:很多人误以为献血10次、20次、甚至更多次的人都是献血成瘾,不献血就觉得难过。献血既不是抽烟,也不是吸毒。与成瘾物质“尼古丁”和“** ”完全无关。献血生理上不会上瘾。献血后身体不会以异常的速度再生血液,献血者也不会因为产血过多而被迫持续献血。

8、献血会引起血压不稳定

真相:血压异常大多是压力造成的。

说明:有些献血者献血后血压或高或低。专家认为,精神紧张和兴奋都会引起,正常人献血不会影响血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血压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绝不会引起病理性高血压或低血压。

9、人出血后免疫力下降,会失去很多白细胞

真相:白细胞在1-2小时内充满。

说明:献血不会影响人体免疫力。从生理角度来说,构成人体免疫力的主要物质是白细胞。

人类红细胞站在一个大的公共场所

白细胞仅仅是人体白细胞总数的1%-2%,失去的白细胞1-2小时就能从骨髓得到补充。

10、献血后要大补,才能减少损害

真相:其实健康成人一般不缺营养

解释:就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而言,健康成年人献血后完全不必进补各类营养品。

献血的十个错误说法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献血前注意事项

1、献血法规定献血者年龄为18周岁至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男子体重≥50kg,女子体重≥45kg。献全血后间隔半年以上可再次献全血、间隔三个月以上可献成分血;献机采成分血15天后可再次献成分血,间隔28天后可献全血。

2、有传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地方病等都不能献血,有感冒、有炎症、或女性例假前后三天等情况要暂缓献血。

3、献血前一周不要服药。

4、饮食清谈,食物应少脂肪,勿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不要吃像油条、牛奶、肉类、脂肪之类的油腻食品,太油腻会影响血液质量,暂不能献血。

5、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6、献血前一晚充足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7、必须带好本人真实的有效的证件(公民身份证、军人证、护照、驾驶证、回乡证),曾献过血的,尽量带上《无偿献血证》。

8、认真阅读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本文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