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3 12:27:25 | 人围观 | 编辑:wyc
温胆汤的配方剂量多少,温胆汤
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汤七洗,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22片(各60g),陈皮3片(90g),甘草1片,炒(30g)茯苓1片2片(45g)。
【用法】归档分散。每次四两钱(12g),水一杯半,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钟,吃前服用(现代用法: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煎,按原比例减量)。
【功能】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阻证。胆怯易休克,头晕心悸,坐立不安,夜不能寐。或呕吐、呃逆、头晕、癫痫、苔白腻、脉滑。
[方杰]本方证候是多因素的,情志不遂、胆衰、气滞、痰浊、胆胃不和所致。勇气是干净的房子,性是安静而讨厌的。胆若受邪扰,失其宁静,则胆小易惊,心烦不眠,夜间多怪梦,惊恐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呕吐,痰涎,呃逆,心悸;痰清时可引起头晕,甚至癫痫。治疗要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我用竹茹,味甘,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和,温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陈皮性硬温,理气解郁,燥湿化痰;枳实味苦微寒,降气导滞,化痰消肿。陈皮和枳实合用也是温凉,理气化痰之功增强。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生痰;加生姜、大枣调理脾胃,生姜对半夏也有毒性。以甘草为使,草药调和。整体来看,半夏、陈皮、生姜性温,竹茹、枳实性凉,所以全方性寒而不燥,理气化痰和胃,降胃气利胆,化痰利胆。如果是这样,它会恢复它的宁静,自愈。
温胆汤最早见于第17卷《外台秘要》卷,引文《集验方》。药方中含有生姜四份、半夏二份(洗净)、陈皮三份、竹茹二份、枳实二片(炒)、甘草一份。它治疗的是“大病之后,因劳累而睡不着觉,所以觉得冷”,整个方子都是药用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的三种同名温胆汤中有两种成分相同。在《集验方》的原配方基础上,加茯苓一个半,大枣一个,生姜减为五片。整个方剂的药性由温和转为平和,其主要适应症仍遵循《外台秘要》治疗虚弱和不安,以及治疗惊恐和综合征。在此基础上,后世医家作了改动,如加黄连温胆汤(卷《六因条辨》);除去姜、枣,枳实、茯苓为枳壳、茯苓,加青蒿、青子芩、碧玉散,定名为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作用方向也改为清胆和胃。
[使用]
1.辨证要点:本方常用于治疗胆郁痰扰所致的失眠、惊悸、呕吐、头晕、癫痫等症。在临床应用中,辨证要点为烦躁、头晕、恶心、苔白腻、脉滑。
2.添加和s
半夏用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洗净,枳实去瓤七次,切块,陈皮麸炒去白,白茯苓去皮三个(各90克),酸枣仁半炒(各45克)去心,甘草煮沸,熟地黄姜汁炒两个(各30克),酒炒。功能:益气养血,化痰宁心。主治:心胆两虚,痰内扰。易触物,惊恐不安,夜不成眠,噩梦连连,气短自汗,耳鸣,头晕,四肢浮肿,饮食无味,胸中烦闷,烦躁不安,舌淡苔腻,脉缓。
十味温胆汤是在此方中减去竹茹,加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人参、熟地黄、五味子、酸枣仁、远志制成。适用于心胆两虚、痰浊扰神之证。
【房仙概要】
1.原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治了一场大病,累得睡不着。这就是你觉得冷的原因。这个药是主要的。又治好了惊吓。”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治心胆虚怯,遇事易惊,或有不祥之梦,或被异象所惑,而致惊悸,气滞,生心悸,诸证,气短,或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心神不宁。”
2.《方伦文选》
王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这一脚全是少阳阳明医学。橙子、半橙、生姜辛温,用于导痰止呕,即温胆经;枳实破滞;茯苓为湿;甘草。竹茹对土郁开胃,清肺金燥,凉肺金,故平肝。若有,则寒不燥,而胆室温。”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此方旨在和胃化痰清热,非肝病方。因为胆属肝,性温主升气。肝气郁结,导致胆气不适,导致不能疏通土壤,出现胸闷、恶心等症状。胃气越逆,胆气越郁。通过调和降胃气来治疗这些症状,间接放松了胆气,缓解了肝气。所以这个方子叫温胆方,是根据胆经的性质,以达到生发的效果,和温补脾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临床报告]
徐氏用温胆汤治疗急性中风35例(脑出血7例,脑梗死26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2例;35例患者中,偏瘫14例,强舌偏瘫7例,偏瘫14例。治疗时间在发病2周内,疗程1 ~ 2个月。基本方:陈皮8克,茯苓15克,法半夏、枳实各12克,竹茹、石菖蒲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结果:治愈15例(患肢恢复正常,生活自理),好转17例(患肢肌力3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无效(左侧偏瘫后遗症,完全不能自理)3例。总有效率为91%。笔者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与风、火、痰、瘀、虚有关。急性期一般以风痰为主,痰热多见于腑,尤以痰湿为主。因此,急性期的治疗应以化痰为主,首选方剂为退温胆汤。服用温胆汤后,患者普遍反映精神好转,肢体麻木症状改善。徐绍素,等。温胆汤治疗急性中风35例。新中药1994;26(8):45]
更多媒体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第17卷引用《外台秘要》
主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失眠、呕吐、呃逆、心悸、癫痫等。
[方杰]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祛湿化痰为君;竹茹能清热化痰,止呕除烦,行气化痰,使痰随气成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大枣、甘草益脾胃,协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
【用法】加六味,切碎,用1.6升水煮400毫升,去我,分三次服。
温胆汤《外台秘要》
【方明】温胆汤
【处方】半夏60克;竹茹60克;枳实60g(麸炒,去瓤);陈皮90克;甘草(炒)30克;茯苓45克;人参30克
[资料来源] 《集验方》第9卷
【适应症】大病治疗后,因劳累而睡不着。还有那些受惊吓多汗,容易被事情震惊的人。
【温胆汤药方介绍】
温胆汤的配方包括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壳和竹茹。半夏、陈皮祛湿化痰,茯苓、甘草健脾祛湿,竹茹清膈化痰,枳壳益气膈。
温胆汤,中药方剂名称。作为祛痰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主治:胆郁痰阻。胆小易惊,头晕心悸,心烦不眠,夜多梦;或者呕吐打嗝,头晕,癫痫。
扩展数据:
无论谁用温胆汤,都要掌握其加减的基本规律,这是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各种疾病和证候的关键。
1.柴芩温胆汤:
治少阳气滞火较为严重,如胸胁胀满或疼痛、口苦、目赤、偏头痛或气窜疼痛等。加柴胡黄芩和布达能助少阳枢机。如果皮肤肿硬,加生蚝、川楝子;胸痛、胁痛者,加姜黄、红花。
2.黄连温胆汤:
治痰热扰心热势重,主要为心烦或失眠。热盛者加黄芩,以清利胆腑实热之邪。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温胆汤
以上就是与温胆汤的配方 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温胆汤的配方剂量多少相关内容的分享。看完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签: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