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定义,1型糖尿病是指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1型糖尿病的定义,1型糖尿病是指

1型糖尿病的定义,1型糖尿病是指

2023-03-21 13:18:01 | 人围观 | 编辑:wyc

1型糖尿病是指,1型糖尿病是一种糖尿病,以前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从发病开始,胰岛素注射必须终身使用。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09年公布的数据,前世界约有3000万1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

“引言”1型糖尿病又称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发病年龄主要在35岁之前。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完全受损,从而完全失去产生胰岛素的功能。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坚持合理使用胰岛素,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1型糖尿病的病因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发生在35岁之前,占糖尿病的比例不到10%。1型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完全受损,从而完全丧失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会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发生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发现许多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会损害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其无fazheng 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认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基础,表现为人类6号染色体hla抗原异常。科学家的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具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的父母患有糖尿病,你比那些没有家族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病因:也许令你惊讶的是,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在发病前一段时间受到病毒感染,而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导致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导致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能在I型糖尿病中发挥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和一些杀鼠剂。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些因素是否会导致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症状

1、多尿症

是因为血糖过高,超过了肾葡萄糖阈值(8.89 ~ 10.0 mmol/L),肾小球过滤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就越多。24小时尿量可达5000 ~ 10000毫升。而老年人和肾脏疾病者,肾葡萄糖阈值增高,尿糖排泄受损,血糖轻度或中度升高时多尿不明显。

2.多喝点

主要是由于高血糖,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再加上多尿、失水过多、细胞内脱水,高血糖加重,进一步使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引起口渴多饮。多喝会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吃点。

1型糖尿病的定义,1型糖尿病是指

暴饮暴食的机制不是很清楚。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降低葡萄糖的利用率(进入和离开组织细胞前后动脉和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的差异)。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葡萄糖浓度差减小,以中枢为食,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浓度差增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到抑制,饱食中枢兴奋,摄食需求消失。然而,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的不敏感性,组织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较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和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 * *摄食中枢,引起饥饿感和暴饮暴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所以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不足也造成了食欲过盛。

4、体重减轻糖尿病患者的食欲和食量虽然正常,甚至有所增加,但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强,消耗过多,出现负氮平衡,体重减轻,甚至消瘦。一旦糖尿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良好的控制,体重下降是可以控制的,甚至可以恢复。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减轻,提示代谢控制可能较差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疲劳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因为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并有效释放能量,同时出现组织脱水、电解质失衡和负氮平衡等。从而感到虚弱和无精打采。

6、视力下降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初期就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可能主要是高血糖引起的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和晶状体屈光度改变所致。早期通常是功能性改变。血糖一旦控制好,视力可以很快恢复正常。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相同。高血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1.1型糖尿病会引起低血糖。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低血糖也是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轻度低血糖时可有心慌、手抖、饥饿、出冷汗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2、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的表现为血糖明显升高,尿中有酮体,血气酸中毒,严重者昏迷,如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3.一些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

(1)神经病变: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容易发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和感觉减退。个别患者有局部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2)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因周围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细菌感染而称为糖尿病足。

(4)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常见的难治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眼部病变:糖尿病病程在10年以上,多数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常见的病变是虹膜炎、青光眼和白内障。

1型糖尿病的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需要终身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一直被描述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并最终破坏它们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没有胰岛素,身体无法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因此I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才能存活。

1.胰岛素疗法

根据胰岛素的种类和作用时间,胰岛素可分为短效胰岛素(RI)、中效珠蛋白胰岛素(NPH)和长效鱼精蛋白胰岛素(PZI)。

(1)混合胰岛素(RI/NPH)治疗:每日可注射两次,早餐前注射量占总量的2/3,晚餐前注射量占1/3。一般RI与NPH之比不超过1: 3,剩余细胞功能可为30: 70,一般效果为50: 50。先抽取短效胰岛素,再抽取中效胰岛素。如果午餐前血糖始终 11.2 mmol/L,可在午餐前补充少量RI (2 ~ 4U).

短效和长效胰岛素(RI/PZI)混合疗法:在儿科应用较少,一般用于病程长、胰岛素用量大、需要长效胰岛素提供基础量胰岛素的患儿。在RI注射液3-4次/d的基础上,可在早餐或晚餐前加用PZI混合注射液;两者的比例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个别调整。一般要求ri: pzi 4: 10。

(2)剂量调整:根据血糖(有条件的单位可在早晨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睡前测定全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按需调整胰岛素剂量。

RI的调整:早餐前剂量:参考第一段尿糖和前一顿午餐尿糖进行调整;午餐前用量:根据第二段尿糖和晚餐前尿糖调整;饭前用量:参考睡前第三尿、尿糖进行调整;睡前用量:参考前一天早上早餐的第四尿和尿糖进行调整。

短中效胰岛素混合疗法的调整,早餐前RI和晚餐前RI:RI的调整方法同上,早餐前NPH根据第二段尿糖和晚餐前尿糖进行调整。晚饭前,NPH根据第四次尿中的尿糖和第二天早餐中的前次尿糖进行了调整。

(3)注射部位:上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腹壁均适宜。注射要按顺序成排进行,每排每根针的间距为2cm。防止同一部位长期注射后局部皮下组织纤维化或萎缩。

2.计划你的饮食

糖尿病儿童饮食规划的原则是满足其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根据孩子的家庭饮食习惯,适当限制并灵活掌握。

每天最好吃足够的蔬菜或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每天每餐的热量分配要基本固定,可分为早餐占1/5,午餐占2/5,晚餐占2/5。每餐应留少量作为餐间零食,并按时定量进食。如果不能按时进食,必须测量餐前血糖,调整胰岛素或餐量。

3.运动疗法在糖代谢紊乱阶段,初诊糖尿病患儿必须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根据年龄和运动能力安排合适的项目,每天定时定量运动。有必要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和饮食或在运动前加餐,以防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期间不宜做任何运动。

4.糖尿病患儿的教育和心理治疗应贯穿于糖尿病诊治的全过程,对患儿进行糖尿病知识和心理教育。

1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1.年龄:1型糖尿病患者多在35岁以下,2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糖尿病患者多为1型糖尿病,极少例外;二型糖尿病多为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很少患1型糖尿病。简而言之,患者越年轻,越容易患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患二型糖尿病。

2.发病时的体重:大多数在糖尿病发生时明显超重或肥胖的人是二型糖尿病人。他们越肥胖,就越有可能患二型糖尿病。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体重正常或较低。

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饮酒过多、排尿过多、进食过多等。即“三滥”,而二型糖尿病往往没有“三滥”的典型症状。大量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难以确定何时开始发病,有的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临床症状突出,往往能准确指出发病时间。

4.急性和慢性并发症:1型和二型糖尿病都可以有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一些差异。至于acu

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易并发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但很少出现心、脑、肾或四肢的动脉硬化病变,而二型糖尿病可出现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心、脑、肾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高,高血压也很常见。

因此,二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几率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患者,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

5.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二型糖尿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达到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失效,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以前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在所有年龄。急性起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疾病的起因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可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会损害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其无fazheng 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基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基础,这种基因缺陷表现为人类6号染色体HLA抗原异常。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具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的父母有糖尿病,你比那些没有家族病史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可能导致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一段时间的病毒感染史,而1型糖尿病的发生往往发生在病毒感染流行后。如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能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

如牛奶、氧自由基和一些灭鼠剂,这些因素是否会引起糖尿病,科学家们正在研究。

临床表现

这种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这是第一个特点。除了孩子,其实1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人生的各个年龄段,尤其是更年期。1型糖尿病的第二个特点是起病一般突然,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明显症状。有些病人第一次发作时就有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的第三个特点是最终会无一例外地使用胰岛素治疗,所以1型糖尿病最初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支票

做抗体检测,即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这些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呈阳性。标致胰岛功能的胰岛素和C肽水平非常低。

诊断

根据年龄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也可通过胰岛素测定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HLA抗原有关,而二型糖尿病与之无关。1型糖尿病可检测出GAD等特异性抗体,抗二型糖尿病抗体为阴性;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不足,需要终身使用国外胰岛素治疗,而二型糖尿病不需要胰岛素维持生命;1型糖尿病往往更急性,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而二型糖尿病不是。

款待

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目标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即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并满意地控制代谢水平(即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老年患者也可以加用二甲双胍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与传统胰岛素相比,胰岛素类似物具有药代动力学优势。例如,赖脯胰岛素或门冬胰岛素具有超短效活性,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可以模拟基础胰岛素的特性。无论采用何种胰岛素治疗方案,患者首先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学会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达标。

百度百科上的知识这是一个链接。

以上就是与1型糖尿病的定义相关内容,是关于1型糖尿病的定义,1型糖尿病是指的分享。看完1型糖尿病是指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