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治小儿中风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怎么防治小儿中风

怎么防治小儿中风

2023-01-06 16:23:17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当今社会,中风已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疾病,幼儿也可能中风。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家菲尔利诺(Phil Lino)指出,“有两个时期中风发病率最高,婴儿期和老年期。”事实上,早在清代,著名中医学家王清任在其著作《医林改错》中就对“小儿中风”进行了论述。可见中医对小儿中风的认识比较早。与成人相比,幼儿中风的发病率较低。

小儿中风常见病因

小儿中风多为缺血性中风,多由脑动脉炎引起。是儿童脑卒中导致偏瘫最常见的原因,约占45.5%。脑动脉炎的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感染、霉菌感染、胶原病或钩端螺旋体病等。其中,约80%的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炎发生在12岁以下的儿童,它成为儿童中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缺血性中风是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缺氧。虽然儿童中风很少见,但它会给儿童带来严重的长期影响,如损害身体一侧的肌肉发育。此外,儿童中风的原因与先天性疾病有关。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先天性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畸形的动静脉等。

幼儿水痘也可诱发中风

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医生专业联合会引用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警告说,水痘可能会导致幼儿中风。德国明斯特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中风儿童的脑积水中发现了水痘病毒抗体,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水痘与儿童中风有关。

虽然数据显示水痘与婴儿中风有关,但水痘如何导致婴儿中风尚不清楚。然而,他们表明,细菌可能会沿着神经迁移到大脑,并进入脑血管,最终导致中风。此外,一些研究人员指出,患水痘的儿童更有可能在大脑深处的基底神经中中风。与那些从未出过水痘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更容易再次中风,一侧身体瘫痪。

幼儿中风症状

小儿缺血性中风先兆症状明显,如头痛、发热、呕吐、惊厥等。发病前2 ~ 7天内发生。多为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癫痫,或癫痫与偏瘫同时出现。一侧偏瘫后不久左右交替出现瘫痪或另一侧瘫痪。失语症在儿童中风中很少见。即使出现失语症,也比成人轻,语言功能恢复更快。

虽然婴儿脑卒中的治愈效果普遍好于成人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几乎不会导致死亡,但婴儿脑卒中容易引起癫痫发作和智力低下。

专家支招:如何治疗儿童中风

1.基础治疗

(1)中脉

治疗大脑,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手厥阴经、督脉、足太阴经为主要穴位。

驻内关水沟三阴交暨犬只委员会

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痰浊阻络者,加枫龙、合谷;腑内痰多、热盛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风阴虚者加太溪穴、风池穴;吵架的话,加个脸颊车,加个碉堡;上肢麻痹者,加手三里、合谷;下肢瘫痪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石丰;头晕者,加风池穴、万谷、天竺;如果把里面翻出来,嘉秋市场照透大海;便秘,加水道、归经、丰隆、支沟;有复视者,加风池穴、天竺穴、睛明穴、秋后穴;小便失禁、尿潴留,加中脘、曲谷、关元。

吹扫法用于操作内部间隙;最好用湿眼球的鸟啄法;刺三阴交穴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三阴交穴,用提插填法;刺极泉时,取心经二寸上的原穴位置,避开腋毛,直刺,用李法

正气主血脉,藏神,内经即心包经络,可调神通血脉。是之府,督脉入脑络脉,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阴交穴是足与三阴经的交点,能滋补肝肾。春天,池泽和钟伟疏通四肢的经络。

(2)中脏腑。

方法是醒神、开合、解郁。手厥阴经、督脉为主。

主穴关水沟

穴位封闭综合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去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内关和沟的操作和以前一样。12个井点用三棱针扎出血;太冲、合谷用下法强ciji ;关、气海用大艾灸,神阙用盐保温灸,直至四肢转暖。

内心的正义可以让心灵平静,沟可以让心灵清爽。刺十二穴放血,可通十二经,调和阴阳。与太冲、合谷同用,平肝熄风。元是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汇点,艾灸可以帮助元阳。阙为生命之根,为真气所系,能益气固本,回春壮阳。

(1)十二经脉井的总称。即少商(肺)、商鞅(大肠)、里兑(胃)、白带(脾)、少冲(心)、少泽(小肠)、尹稚(膀胱)、涌泉(肾)、重冲(心包)、管冲(三焦)、足窍阴(胆)。详见各篇文章。

仅指阳经中的穴位,左右各十二个穴位。常用于发烧急救。

2.其他治疗

头皮针方法是选取颞前斜线,顶旁第一线,顶旁第二线。将毫针插入头部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离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针灸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

本文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