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运动这一把双刃剑

你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小心运动这一把双刃剑

小心运动这一把双刃剑

2022-10-16 14:50:37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一、运动是一把双刃剑

这不是危言耸听,但体育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它有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有毁灭生命和健康的另一面。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位参加马拉松的老人中途意外身亡;奥运花样滑冰冠军27岁在一次练习中猝死,尸检证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一个老同志爬香山,脑溢血,死了。这些被称为运动中猝死,即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据报道,在美国平均每11万个运动小时就有一例猝死。当然,这说明运动带来的伤害是个体的,以其健身收益为主。只要足够重视,伤害是可以避免的。

猝死的具体原因是运动过于剧烈和剧烈,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血压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至于其他伤害,主要是肌肉、骨骼、肌肉的伤害。一项针对一群中老年女性的研究发现,跑步6个月导致人体关节和韧带40%的损伤。还有过度疲劳,导致自主神经和内脏功能紊乱。可见,安全健身是运动医学的重要课题。

二、运动安全与“阈限内负荷”

如何安全有效的健身?按照中医养生的说法,就是“以和为贵”,凡事多则不足,少则有余,所以现代流行的说法就是“适当运动”。除了注意防止意外伤害,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运动负荷的强度和运动时间。那么如何掌握这个“适度”呢?这就涉及到“门槛内负荷”的问题。

体育锻炼的最佳效果是机体处于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跳时。此时,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都能得到最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机体处于充分受益的状态。因此,运动时心率在120 ~ 180次/分的生理负荷称为阈负荷。阈值负荷下的运动不需要调动内脏器官的潜能,达不到ciji 机体过度恢复的阈值,所以作用不大;反之,超阈负荷的运动不能满足所需的血氧供应,因为心率过快,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不利于健康。如果长期超过生理负荷,人体可能会有两种反应。急性反应是心肌无力,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而无力,出现头晕、呕吐、脸色苍白、极度疲劳等症状,甚至猝死。慢性反应是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紊乱,大部分是抑制过程减弱,长期疲劳,伴有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对运动不感兴趣等。

运动过程中,体内各种能量物质逐渐消耗,但运动结束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然后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恢复”。恢复过程与运动量直接相关。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量越大,消耗越多,过度恢复越明显。重复锻炼的间隔时间不同,锻炼的效果也不同。间隔时间过长,下一次运动是在“过度恢复”之后,身体机能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间隔太短,在恢复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锻炼,身体机能反而会下降。当间隔适当时,在“过度恢复”的时间内进行下一次锻炼,身体机能会得到改善。根据这个原则,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是安全有效健身的两个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心肺在运动过程中发挥最大能力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需要3分钟左右。因此,运动心率应控制在阈负荷内,最好在130次/分左右,保持3 ~ 6分钟,运动效果最佳。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标准,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粗略估计适度运动是:心率=170-年龄,比如50岁。运动时,心率要达到120次/分,是那个年龄最大运动量的90%左右。属于中等强度运动。同样的年龄,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来判断。一般来说,运动到轻微出汗,轻微肌肉酸痛,无明显疲劳,休息后体力可恢复,第二天仍精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说明运动适度;如果出汗、气喘、胸闷、饮食不足、明显疲劳,休息15分钟后你的心率是多少?还是脉搏?雪还是没有恢复,第二天全身无力酸痛。这是过度运动,要及时调整。当然,监测脉搏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

三、关于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缺一不可,因人、因时、因地、科学健身。运动处方是为每个人设计的个性化运动计划,包括最大运动能力指数、安全运动强度上限、有效运动强度范围、最佳运动频率、合理时间分配等。所以可以据此设计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系统包括:体质评价系统、有氧运动处方系统、肌肉力量运动处方系统、形体塑造运动处方系统、中老年运动处方系统、慢性病康复运动处方系统等等。目前这些在群众中很难普及。有条件的可以咨询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房或者医院进行保健康复。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征求医生的意见。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自己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1.运动: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长期坚持。对于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走路是最安全的,比如易走和312运动。一般来说,只要掌握好锻炼时间,健身气功是很安全的。比如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健身抗癌新气功等。都属于中低强度有氧代谢运动。

2.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可达最高心率的60 ~ 70%。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一步一步来。

3.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水平较低,从疲劳中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隔天一次,每周一次。

3~4次为宜。

4、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一般人可在自己方便的任何时间运动,但已有心血管病者,清晨不宜运动,应午后4~6时左右。清晨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粘度高,是心脑血管意外的好发时间。所以中老年人晨练可能是个误区。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大,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患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患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也往往会加重。天气转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时,运动会升高血糖,此时只能做很低强度的运动;而血糖控制良好时,运动又容易引起低血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血糖控制正常时,运动后也容易引起低血糖。所以,有条件者最好运动前检测血糖,如血糖小于6.0毫摩尔/升时,可少量进食后再做运动。如不能检测血糖,应准备一些食物或糖果以防治低血糖。最好在餐后1~2小时做运动。

6、高血压患者,应少做上肢运动,多做下肢运动,意念也应放在下肢,这样有利于降压;低血压者,恰好相反,多用上升的心理暗示。

7、颈、腰椎病和关节炎患者,急性炎症期是禁忌运动的;康复期和慢性炎症者,按照中医“宣摇百关”的理论,以疏通经络,打开闭塞的关节为目的,多做按摩,关节活动适可而止,活动过度,产生劳损,引起复发。可在床上做些不负重的关节活动和肌肉训练。

四、中老年健身运动中的“三忌”、“三原则”

1、忌竞赛运动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减弱,而快速度运动时耗氧骤然加大,极易产生缺氧晕倒。如果原来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更易造成死亡事故。由于肌肉已开始萎缩,韧带的弹性减弱,骨质开始松脆,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较重的力量性运动,往往容易损伤关节、肌肉和韧带,重则骨折。少数有锻炼基础的老人,经医生检查同意后,可参加一些适合同年龄组的友谊赛。

2、忌闭气运动 老年人由于肺泡的弹性降低、若用力闭气,就容易导致肺泡破裂,引起支气管咯血。因此,不宜做较长时间的低头憋气、下蹲弯腰等动作;若屏气使劲,使心脏血液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进行任何体育锻炼时都必须配合以有节奏的自然呼吸。在游泳时切忌做潜水等闭气的动作。

3、忌仓促上阵 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对运动要有个适应过程。首先做好心理准备,丢开生活琐事的烦扰,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加运动。其次做好热身运动,用5至10分钟的时间,拍打按摩,伸展肢体,抻筋拔骨,活动大小关节,可防止意外伤害。运动后应作缓和整理运动,轻松的散步,使身体逐渐恢复运动前的状态。

本文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