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12:46:37 | 人围观 | 编辑:noble
误区一:少吃药没关系。
有些老人因为记忆力不好,经常忘记或者反复吃药。所以建议中老年朋友把自己常用的降压药、降糖药、强心药等打包。分别注明服用日期和早中晚具体时间。或者把每天的用药种类按照时间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家人醒目的地方作为备忘录。工作忙的朋友要准备三套药,办公室一套,家里一套,手提袋一套,随时提醒自己吃药。
误区二:瘦子没有中风。
有人认为瘦子不会中风,所以想尽办法减肥。事实上,研究人员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实验。他们对3975名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瘦人也有中风,只是比胖人略少。因此,无论他们是胖是瘦,都应该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毫克”不等于“片剂”。有些人在用胃复安降压时误以为10 mg就是10片。结果,过量导致低血压、脑血流缓慢和偏瘫。
误区3:药物种类越多越好。
有些得过中风的人很害怕,就四处去看病。医生甲开了一种药,医生乙开了另一种药。结果因为用药过量导致中风,有的患者牢记“药有三毒”的观念,血压高了就不吃药了。结果可想而知。
误区四:中老年人容易中风。
虽然90%的中风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毕竟10%的中风患者不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社交多,生活压力大,灯红酒绿的机会多。很多人因为年轻而容易忽视身体保健。事实上,近年来,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
误区5:吃多少药,跟着感觉走。
有的人每晚只吃1片(25mg)肠溶阿司匹林。脑血栓的预防用药中,很多人都知道每晚睡前吃肠溶阿司匹林,但只吃一片。事实上,目前国际公认的肠溶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晚50-75 mg,即25 mg一片肠溶阿司匹林需服用2-3片。如果剂量不足,就达不到预防的目的。
误区六:只管服药不检查。
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偏瘫多见于房颤患者。这类患者应终生使用抗凝剂,同时监测药物治疗。特别是对于彩超发现有心房血栓的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剂量。否则用药过多会造成出血、用药不足和血栓形成。很多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现问题,都是因为这个问题处理不好。
误区7:正常或低血压不会导致中风。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是大脑某一动脉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丧失功能。血压正常或偏低的脑动脉硬化患者,脑动脉管腔高度狭窄,或颈动脉斑块形成,或血脂。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可导致缺血性中风。
本文标签:
全站搜索